相机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内拍摄时尽量提高iso。活动拍摄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图片的清晰度。至于噪点,如果你的客户不专业,那么他根本不会在乎;如果你的客户十分专业,那他绝对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对佳能各款相机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机,iso开到2000,60D以及同技术佳能的相机可开1000,噪点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是600D一类的入门相机iso800问题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镜头很棒,也尽量不要把光圈开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尽量不适用镜头的光圈值的两端,画质会有些轻微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时)的对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后相差10厘米,就会出现一实一虚的情况。所以推荐,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闪光灯:在房顶不超过4米时最好采用反射闪光。反射闪光的好处是在提高拍摄主题亮度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拍摄环境的亮度,且被摄主题后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摄主体的亮度,调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变闪光灯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闪光角度)。 在必须使用闪光灯而且需要交代环境下的情况下,一般应将保证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证足够的对焦平面)、并相应调整iso值后测出曝光准确值。在使用闪光灯后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量使被摄主体曝光饱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达到1/100)。这样可以更好表现被摄主体所处的环境。
注意事项
1.大场面,展现整会场,一般大型会议都有条幅或者电子屏幕,以此表达这是在哪里,开的什么会。个人习惯是在观众席后部去拍,画面中上至条幅,下至部分观众,机位适当高一些,避免镜头前方出现大量后脑勺…有二楼的可以去二楼。光圈适当缩小,感光度可稍高以保证画面清晰。相机不好的话就算有少量噪点也无碍。可以不用闪光灯,或者弱光对后排稍微补光。切忌强光,因为那样照出来后脑勺会很难看。
2.领导特写,按照需要,拍好各个领导的正面照片以备用,可以搭配中长焦和闪光灯。中长焦根据会场的严肃性决定,最好有灯是因为大部分会场以顶光为主,坐姿是面光不一定合适,这个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他方面和人像大同小异。个人觉得需要注意的就是拍领导一定不要害羞,不要觉得人家讲话你站台上会有人看你,拍照的人越少,场合越严肃,更是要这样。最好连续拍几张,然后当场查看曝光,领导面部表情,确定可用再下台。如果缩手缩脚的上去,像偷东西一样拍完下来发现个个表情都不好,再上台的话压力更大。你去就是照相的,站面前,大大方方的拍就好了。
3.部分观众/观众特写,带走指导性的会场,如果有需要,可以拍一下观众做笔记等等这些场景,一般选择一个或者一排就可以了。注意的就是去的时候要让观众知道,闪灯,咳嗽都可以,避免拍出来发现有人睡觉打瞌睡,坐姿不端等现象。再就是避免拍到和会议无关的书,手机等这些东西。
构图和景别和角度
1.构图必须四平八稳,不能出现画面倾斜、边缘构图等问题。如果有领导出现在画面中,构图就要以突出领导为主。
2.整个会场的大场景必须要拍,也就是远景(全景)。整个会场中的前排或者说领导坐的那几排必须要拍,也就是中景。然后最重要的就是领导的全身或者半身必须要拍,也就是近景和特写。
3.角度多用正面和侧面(45°),正面基本是万能的,局部特写时最好是侧面(45°),侧面(45°)能避免人物面部被话筒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