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拍会议
受益匪浅
现在会议结束
照片处理完
来谈谈我的感受
▼
镜头
焦段一定要够长。
当时会场包括我只有两个机位,另一个设备也比较一般。很多时候远在某个角落观众提问,根本没时间跑过去,只能用长焦。
不要用M挡
用P档或者快门优先。
因为会场灯光条件变化太大,而机动性又太强,用M档的话根本没时间调参数,导致有些过曝错过重要镜头就惨了。快门优先一个道理,构图不好等后期可以裁,快门太慢糊掉了就没法不就了。
多点对焦
不要为了追求虚化效果好而单点对焦,因为来不及。
有可能当你用单点对焦拍发言人的过程中,突然演讲把观众逗乐了,马上去拍观众的话,单点对焦会失焦,而再赶忙调成多点对焦也是来不及的,因为等你调完观众也笑完了。
提前去看场地
高端会场演讲者前上方会有射灯,而偏偏我拍的那个会场台上只有一排射灯,要关一起关,导致PPT过曝,演讲者曝光不足,只能取折中并回来调,但是效果仍不尽人意。
我也反思过这时候应该保人呢还是保PPT呢?也许应该保一张能看到PPT标题或内容的中景,其他的就换个角度避开PPT做背景拍演讲者的特写吧,可惜我现在才想明白。
高速连拍
因为人是在动的,尤其是有些人表情太丰富,单拍会拍到很多让演讲者想对你灭口的表情。
另外,拍台下的领导或观众发言的时候也是如此,否则回来调照片的时候回发现一张领导认证发言的照片背景里有另一个领导打哈欠,而且没法裁掉。
趁演讲者开始演讲先拍几张
因为一般说“各位上午好”的时候讲者一般是抬头的,而后面就不一定了= =,有可能举着相机等5分钟人家没抬一次头。
带足够的SD卡
或者带好电脑以备把照片转出,因为高速连拍很耗内存。当然每次拍完抽空在相机直接删掉也可以,但这次的空余时间我基本在听会。